第13届中美绿色能源论坛召开

  • 时间:
  • 浏览:0
  • 来源:光伏发电

第13届中美绿色能源论坛召开,专家认为中美能源合作要——

发挥各自优势 拓宽合作渠道

中国电力新闻网记者 于琳娜

  1月5~6日,第13届中美绿色能源论坛通过线上形式召开,在北京和福州设立了小型线下会场。论坛由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美中绿色能源促进会、清华大学能源互联网创新研究院共同主办,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承办,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福建分公司、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福建省电机工程学会共同承办。

  论坛以“碳中和背景下的清洁能源发展之路”为主题,来自能源电力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探讨和交流,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加快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推动能源电力清洁可持续发展。主论坛外,论坛还组织了碳中和与能源转型、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海上风电、储能系统与控制、综合能源等5场专题论坛。

  科技创新助推低碳转型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理事长,国际电工委员会主席舒印彪致大会开幕辞并作题为“能源科技创新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主旨报告。舒印彪在报告中指出,落实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合作共识,有赖于在能源科技创新的驱动下,推进绿色低碳转型。高效开发利用清洁能源是世界能源科技创新的主要方向。近年来,中国大力推进创新驱动和绿色发展,加快建设清洁能源供应体系,电气化水平明显提升,节能降碳成效显著,电力技术创新成果丰硕。过去10年,中国清洁能源装机占比从24%提高到44%,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从19%提高到27%,单位GDP能耗下降30%、碳排放强度下降40%,86%的煤电机组完成超低排放改造,能源科技创新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取得显著成效。

  美中绿色能源促进会执行会长王麒在致辞中表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实现能源向低碳以至零碳转型,越来越成为全球有识之士的共识和行动。随着“碳中和”逐步成为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共同目标,必将引起一场世界范围内深刻的变革。科技创新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抓手,而国际合作则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加速器。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谭永香在致辞中表示,2021年7月,国家电网公司确立福建为三个新型电力系统省级示范区之一,国网福建电力提出要打造清洁供能、高效用能、能源互联网生态、运行控制技术应用、能源体制机制创新“五个示范”,力争走前头、树标杆、创特色,当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引领者、推动者、先行者。

  应对气候变化将成为中美合作新亮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旧金山总领事馆的贺信中指出,中美曾携手促成应对气候变化《巴黎协定》,现在两国都在向绿色低碳经济转型,应对气候变化完全可以成为中美新的合作亮点。中美绿色能源论坛自创办以来,围绕绿色能源发展领域的前沿趋势和热点话题,邀请世界著名嘉宾开展跨界高峰对话,深度交流,推动合作共赢,已成为中美清洁能源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交流合作平台。希望为进一步推动中美科技创新交流、促进中美地方合作发挥重要作用。

  舒印彪在报告中倡议,中美两国加强能源科技合作,发挥各自优势,加快突破能源电力关键核心技术,推动低碳技术国际标准体系建设,开展联合研究和人员培训,为全球绿色低碳转型提供科技支撑。他认为,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核电、储能、氢能、再电气化、数字化、CCS和CCUS、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等9项重点技术,在未来20年对推动全球绿色低碳转型将起到关键作用。

  王麒认为,中美两国在气候变化领域有很大的合作潜力,美中绿色能源促进会将一以贯之,继续努力搭建好中美绿色能源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平台,聚焦实现“碳中和”的共性问题,推动科技创新,探讨实际解决方案。建议在基础研究层面、工程放大和产业化应用方面,拓宽国际合作的范围,寻找优势互补的合作模式及渠道,实现合作共赢。

  论坛还邀请了来自能源电力相关领域的诺贝尔奖获得者、院士学者作主旨报告。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朱棣文介绍了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的创新之路,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美国西北大学教授J. Fraser Stoddart探讨了人工分子机器的研究与探索,诺贝尔和平奖共同获得者、斯坦福大学能源和环境经济学教授Charles Kolstad介绍了去碳化的战略实施路径和各领域需要采取的减排方式。中国工程院院士郭剑波、刘吉臻分享了中国高比例新能源带来的平衡挑战、中国海上风电发展前景及关键技术。